别只盯着英伟达和ChatGPT,AI正在改变很多产业

ChatGPT带动的一波AI行情看上去正接近尾声,英伟达成为此波热潮的最大赢家,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等大公司,以及一批创业企业也纷纷以各种方式投入生成式AI。虽然生成式AI带动的产业未来依然可期,但从估

ChatGPT带动的一波AI行情看上去正接近尾声,英伟达成为此波热潮的最大赢家,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等大公司,以及一批创业企业也纷纷以各种方式投入生成式AI。

虽然生成式AI带动的产业未来依然可期,但从估值角度来看,短期内已有市场透支迹象,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更值得关注。

AI+汽车

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光芒掩盖之下,智能驾驶技术近些年的进展似乎有些低调。

事实上,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初的方向就兼具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双重使命。虽然在时间点上未能完全做到并驾齐驱,但方向未曾改变,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为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
7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马斯克通过远程视频表示,特斯拉的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,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全面自动驾驶。

自动驾驶是指车辆能够在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,利用各种传感器、摄像头、雷达和激光等设备感知周围环境,再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,让车辆自主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驶动作。

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,按照市场上通用的自动驾驶分类,L0到L2为辅助驾驶,L3到L5属于自动驾驶,目前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技术上基本实现。

按照马斯克透露的,预计特斯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L4或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。而且,特斯拉非常乐意将这一类技术分享给更多企业使用。

智能驾驶与新能源车一样,产业链规模巨大,涵盖芯片、域控制器、算力、光学镜头、雷达、高精地图、车联网、汽车零部件、整车等多条细分赛道。

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,有望复制当年特斯拉引领一众新能源车厂商,完成新能源车市场覆盖率的迅速提高,推动一条全新产业链的生成。

AI+机器人

作为碳基生物,人类对人工智能最初的幻想是“人型机器人”,以取代人们日常繁重的体力工作。

ChatGPT率先横空出世后,从功能来讲,最先可能取代的居然是办公室白领工作,有不少网络段子来调侃,“没想到AI干的事情居然是聊天、画画、写作、作曲”。

不过,当前这种状况并不意味着人们最初的期盼会落空。

从英伟达的黄仁勋到特斯拉的马斯克,以及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都以不同方式预测,下一波AI浪潮会是“具身AI”(Embodied AI),也就是说,比现阶段的AI形态,多了一个“身体”(body)。

黄仁勋认为机器人、自动驾驶汽车,甚至包括因为理解物理世界而变得更加聪明的聊天机器人,都属于“具身AI”的范畴。

特斯拉股东大会上,马斯克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(Optimus),马斯克对它的期望是,记忆周遭环境,轻松拿取任何物体。

回顾人形机器人的历史,波士顿动力公司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。

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公司推出的系列机器人,一次次刷爆网络,能够像人一样行走的机器人Atlas,能够以惊人速度奔跑和跳跃的机器狗Spot,它们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动态稳定性和机动性,可以进行高难度的动作和任务。

2013年波士顿动力公司被谷歌收购,2017年又被转让给了日本软银集团,2020年,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收购波士顿动力20%的股权。

接连三次“卖身”,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尽管人形机器人技术一直在进步,但尚未实现商业价值实现。

回顾人类科技进步与商业模式发展的历史,我们有理由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表示乐观,也许突破的实际点并不遥远。

马斯克曾表示,“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超电动车”。也有人预言,未来机器人可能像手机一样,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。听上去有些科幻,但想30年前,每个人一个手机的梦想同样遥远,而今已成现实。

人形机器人与制造业息息相关,涉及领域广阔,相关细分赛道甚至会远超智能汽车,非常值得期待。

AI+医疗医药

移动互联网对很多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,在某种程度说,医疗医药领域的变化最小。这个领域与民生息息相关,存在诸多槽点,也因此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场景。

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疾病检测效率以及医学影像领域的智能化分析,为智慧医院提供底层支撑。根据Statista的报告预测,全球医疗AI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10.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879.5亿美元,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7.0%。

在这条产业链,医疗信息化、互联网医疗等细分赛道都已经开始生枝落叶。

在医药研发领域,传统的药物研发过程耗时超长、价格昂贵,失败率非常高,使用AI平台可以减少筛选候选药物所需平均时间和成本,并提高药物开发成功率。

成立于1990年的Schrodinger公司(NASDAQ:SDGR)采用物理软件平台来帮助客户发现新的高质量分子,将探索数十亿个分子耗时压缩至数天内。公司2020年上市,成为行业内第一家AI药物研发上市公司。

Schrodinger公司最早只为医药公司提供软件技术服务,近些年加大药物研发业务的拓展,2022年公司药物研发收入增长高于软件研发,预计2023年仍会保持这种状态。公司管理层透露未来发展方向将加大独立药物开发项目。

在AI+医药领域,不少公司都在从技术服务商向医药开发平台拓展,而当前医药领域公司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,值得关注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财经快讯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3moban.com/2992.html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